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麦田 > 专题报道 > 机构专题 > 正文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018-12-11 14:24:42作者:来源:已有人点击本文

内容简介: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1、家庭原因(教育目标不适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父母身教缺失、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结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1、家庭原因(教育目标不适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父母身教缺失、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结构裂变等)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在中学阶段,家长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子女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智力能力,忘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的言传身教,赏罚褒贬失当。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心胸狭隘,人格发展不健全。
此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许多农村家庭无能力供给子女读书,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失衡。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中国家庭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现代社会影响家庭不稳定的因素很多,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国外的某些观念对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形成很大的冲击等导致离婚率的上升。而这种不良现象的牺牲品就是这些家庭的子女。这种离异家庭的学生在每个学校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这些学生中很多会成为“问题少年”。
2、学校原因(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素质问题、学校科学管理问题)
当前,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不少中学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大的学习量,大量的作业、频繁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大量的重复学习;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使学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休息,导致心理上的疲劳,情绪焦虑不安。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还有观念上的偏差,观念陈旧,方法简单,如把学习成绩不好,看作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自控能力差、违反纪律的学生,看作是故意捣乱等等。一些中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
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例如,学校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方法,缺少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从而导致发生在学生中五花八门的事,在学校管理者的眼里很难被理解,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3、社会原因(不良风气、不良网络)
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如图实惠,就业挑好工作靠“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风气,在学生中产生极坏的影响,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有的学生甚至完全无心学习。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日益严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在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非法的不良网站和不良网吧随处可见,一些肮脏的性、暴力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东西充斥网络,而这些又得不到有效控制。可青少年的分辨能力、自控能力都还很差,这就自然产生了许多令人忧心忡忡的现象。据有关调查,不良网络、网吧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杀手”。我们从相关的媒体的报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因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失踪等问题的例子,而其中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网络对我们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是无可抗拒的。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离开电脑、离开网络是不可想象的。学生要上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校内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上网欲望,学生就往校外跑,导致学生逃学比例的增加。这其中的种种现象、种种矛盾对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4、个人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独立性意向、自尊心等心理目标。但这些心理目标与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产生“明于知人,黯于知己”、“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偏向。一些学生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横蛮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驰。此外,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容易出现早恋问题。这个时期,中学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由于他们个性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还很不成熟,所以那些“纸条恋爱”、“狂热初恋”只不过是朦胧状态下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的表现。凡是落入情网的学生,十有八九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紧张、恐惧、羞涩;有的苦闷、自卑、惆怅、失望、孤独、悔恨、愤怒。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我国历来在这方面的教育就相当薄弱。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即使有那么一点,也可能是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得来的,零零落落,很不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现象。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生理的成长步伐。我们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还没有提前跟上孩子的成长。社会上,仅有有关政府机构只有完成任务式的相关活动,根本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意识。家庭中,有的粗心的父母根本不关心子女的这些问题,或者干脆没有意识到。学校里,我们现在仅有的一点青春期教育还从初中阶段才开始,而根据青少年的生理成长情况,应至少提前到小学五、六年级。到目前为止,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加以教育引导,以至学生在懵懂之中偏离了正常的航向。学生中各种各样的早恋(也说交往过密)、非正常交往等情况就应运而生,还导致学生的不良性倾向、性格忧郁、自闭等恶性结果。
我有话要说 文章及评论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麦田网立场无关。 已有 0 人发表观点 [点击查看]
麦田网友
(您发表的评论需要审核才会显示)
评论内容字符不能超过500!

最新评论


我中心由青少年教育专家于2014年创办。自创办以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办学,不懈探索,以爱育人,致力于为迷途的孩子找到心灵的家园。

七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积极的心态,力图让每个毕业的孩子都具备一份感恩和谐的心态、明确的人生目标、清晰的自我定位、独立的生存能力,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强、自立!

专门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并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管理透明化的“三全”(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管理,随时欢迎社会各界莅临参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