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 叛逆案例 > 正文

小毅的案例之沙盘游戏治愈抑郁少年

2020-06-11 10:23:24作者:麦田编辑来源:麦田教育网已有人点击本文

内容简介:小毅(化名),男,高一,15岁。厌烦与父母沟通;自卑,撒谎;奢侈消费,偷钱,自控力差;厌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有自杀倾向。

小毅(化名),男,高一,15岁。厌烦与父母沟通;自卑,撒谎;奢侈消费,偷钱,自控力差;厌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打架;有自杀倾向。喜欢飙车,经常骑摩托车超速行驶,曾经出过几次事故,摔得满脸都是血。如果自己不上网,不飙车,又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内心空虚。

 

IMG_3611.JPG

 

 

小毅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关系很好,到小毅三岁时,父亲移民国外,小毅慢慢长大,对父亲的印象也越来越模 糊。小毅在三至十三岁时是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平常由外婆外公照料,母亲很少陪自己,一直都在外做生意。十四岁左右母亲再婚,父母现育有一个男孩,外加后爸 带一个男孩,故共有两个弟弟,一个十三岁,一个八个月。觉得母亲再婚后还是很少关怀自己,缺乏父爱母爱,不理解母亲为何把自己送到麦田学校,也十分想与母亲冷静好好沟通一下。

 

二、初步诊断:

行为偏差,情绪障碍,有抑郁倾向。

 

叛逆青少年教育学校,清远麦田(126).JPG


三、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主要收集信息资料,了解小毅的主要情况。

第二次咨询:沙盘游戏

1. 初始沙盘:

图片1

    QQ图片20130627112508.jpg

说明:沙盘显示出,小毅自己(图中标注红色部分的沙具模型代表小毅自己)处于强烈的内心冲突分离状态。最初的沙具摆放中,代表当事人自己的沙具模型被重重栅栏围困住。在栅栏里面的“自己”是一个“坏的自己”,而外面的自己是“好的自己”,自己想突出重围,但是又显得力不从心。

 

  在治疗过程中,小毅自己寻找突破重围的资源,寻找支持的力量:可以依赖家人、生活中某一个重要但平凡的人、还有自己。

 

2.修改沙盘:

图片2

 QQ图片20130627112215.jpg

说明:沙盘修改中,小毅把代表“未来的自己”(标注红色的红色沙具模型)的沙具模型放在了沙盘中,从而显示出小毅自己已经把发展的方向指向了未来。

 

图片3 

 QQ图片20130627112215.jpg

说明:在整理过去的过程中,小毅处于强烈冲突中。面对曾经带领自己偏离正常生活轨道的两个他人(图片中两个躺 在地上的人),内心中同时有三个自己在相互斗争:一个是充满仇恨、甚至想要杀掉对方的“自己”;一个“自己”是理性的,想要阻挡那个充满仇恨的自己;还有 一个站在最后,对前两个自己行使判决权的“自己”。

 

辅导之后,小毅将三个“自己”整合为一个“自己”从而达到内心的协调完整。

 

第三次咨询:

本次咨询中,小毅将主题指向了修复与家人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与母亲、奶奶和爷爷之间的关系,在他们身上寻找可以用来支持的资源。

 

微信图片_20210314084733.jpg

 

第四次咨询:

本次咨询中,小毅的主题为以后的发展方向。在咨询中,小毅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具备的潜力,现有的能力,需要做的努力,以及以后发展的职业方向。

 

四、辅导效果:

 经过四次咨询,小毅整合了自己的内心冲突,从而达到内心的协调一致,重新获得内心的平衡,心理得到发展,让自己和谐地面向未来。 

 


我有话要说 文章及评论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麦田网立场无关。 已有 0 人发表观点 [点击查看]
麦田网友
(您发表的评论需要审核才会显示)
评论内容字符不能超过500!

最新评论


我中心由青少年教育专家于2014年创办。自创办以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办学,不懈探索,以爱育人,致力于为迷途的孩子找到心灵的家园。

七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积极的心态,力图让每个毕业的孩子都具备一份感恩和谐的心态、明确的人生目标、清晰的自我定位、独立的生存能力,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强、自立!

专门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并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管理透明化的“三全”(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管理,随时欢迎社会各界莅临参观指导。